close

▲▲▲▲▲▲▲白話太上清淨經▲▲▲▲▲▲ 
太上道祖→降
★→原文
☆→白話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天與地之間。看起來。好像就是空的。本來就沒什麼形體可言。
可是天與地之間。雖然是沒有形體。
卻能生出天地之間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植物。與無生命的沙土石頭。及許許多多的物體。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天與地的運轉。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存在可言。雖然沒什麼感情的存在。
但是天與地之間。卻好像是有感情(磁場)的存在。才使它們不斷的運轉。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天與地的空間。它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本來就沒什麼名字可以去稱呼它。
可是雖然沒有名字。但是它卻能養育萬物。滋潤萬物。使它們的生命能夠繼續成長。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這的確是一個很玄妙的問題。連我(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原因。
所以也不知道要怎樣去稱呼它。那麼乾脆勉強給它取一個名字。
叫做道吧。
★夫道者。
☆這個道的確太玄妙了。包涵也太廣闊了。為什麼呢。
★有清有濁。
☆因為這個道。在有些地方是清清淨淨的。在有些地方就顯得混混濁濁。
★有動有靜。
☆在有些地方活潑動著。在有些地方就靜悄悄的。
★天清地濁。
☆像天空是一片清淨的。大地就顯得一片混濁。
★天動地靜。
☆像天體的運轉是屬於流動之形。大地的本體是屬於靜止之物。
★男清女濁。
☆男人是屬於清陽之體。女人是屬於濁陰之身。
★男動女靜。
☆男人是表現外在的。活動的。女人就表現內在的。靜止的。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因此。清陽之氣是上升的。濁陰之氣是下降的。
如果萬物清陽之氣不能保守。那麼萬物的本來靈性便容易下降。
萬物本來的靈性如果下降。便失去了本性的主宰。
萬物如果失去了本性的主宰。便容易起了情慾之念。
思想與行為便自然而然流於下體之末端。萬物的思想與行為如果流於下體之末端。
便有陰陽之交合。萬物如果有了陰陽之交合。便自然而生長出種種輪迴之萬物來。
★清者濁之源。
☆清淨是混濁的源頭。如水源在上游是清淨的。經過流動衝擊在下游就顯得混濁。
★動者靜之基。
☆而混濁的水是須要經過沉澱才能恢復清靜。休息是為走更長的路。
一切的作業行動。只是靜止的基礎。如一切的建築物。都是由作業行動而來的。
這就表示出。一切的行動力量只是清靜的基礎。只有清靜才是萬物的根本之道。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所以。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清清靜靜。一切天地萬物。就會全部歸納在人的本性之中。
這就是學道的根本。可是這個學道的根本。每個人都忽視了。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比如說。人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的。可是都被後天的識神給擾亂了。
★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人的心性也是一樣。本來也喜歡清靜的。但是都被無明的七情六慾所牽引。而不得清靜。
佛家所言的七情六慾。是識神藉由眼耳鼻舌身意。著了外境而生的內賊。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六慾:色慾、形貌慾、威信姿態慾、言語音聲慾、細滑慾、人想慾。
(六慾)亦可寫為(六欲):
一. 眼~貪美色奇物、 
二. 耳~貪美音讚言、 
三. 鼻~貪清爽香味、
四. 舌~貪美食口快、
五. 身~貪舒適享受、
六. 意~貪聲色恩愛、名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u 的頭像
    aqu

    紫雲居---紫氣遙臨源從江夏、雲山遠眺境接武巒

    a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