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教於約三百年前,始祖林顯江原屬全真道的廣東羅浮山白鶴觀道士,被教中為“五嶽五觀林太祖師”,金英教迄今亦認中國惠州博羅縣羅浮山白鶴觀為祖廟。

金英教之發展為民間教派勢力是在清末之際,它與惠州、增城一帶以宗教為號召的客籍農民起義,有著極深的淵源。起義隊伍撤散南下馬來西亞各地,除了傳教與濟世活動,亦擁有抗英反殖的光榮記錄。

今日馬來西亞的金英教主要是由於林顯江弟子,佛光寺僧人出身的陳飛龍一度南來傳教,他以及其他弟子南傳教法都有著開拓之功。柔佛巴魯旺相堂等南馬金英教傳承則主要是張六郎等人向各地客家人傳開的傳承。金英教開教神話則以七歲修行的赤膊金英子為祖師,並指祖師是受了宿世道友唐三藏(金蟬祖師)的鼓勵,與茅山祖師及潮源洞師(七姑仙女)結拜,往西域取經,所以稱為三教祖師,其教後由林顯江發揚。這一神話的深層意識,解釋了其教派成立時保持了同奉儒釋道三教的全真道色彩,但卻又重編出民間易於吸收的神話,同時也因此解釋了本教之源頭,融入了來自客家地區各教派成員為一教,說明教門傳承的合理性。

金英教教義以儒釋道三教合尊為宗,並派生各種民間一般在家信眾都能遵守的教規。流傳本邦的金英教,過教儀式上,傳教師必定持傘站在重疊三層的桌面上主持,內中含意是不願見清朝天,不恥失中華地。至清亡滅後,這一儀式才取消。

發展到今日,金英教已經成為馬來西亞道教一個強大及分佈極廣的教派,其成員也包括各籍貫方言群之成員,甚至外籍人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